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学习时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

作者:袭艳春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新闻办主任编辑:陈浩发布:2023-01-14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特别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易于落地践行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促进价值观念从“理论形态”向“生活形态”的转换,真正做到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亟需找到相互间的结合点与着力点。

打通“古”“今”观照的时代结合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成为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共同精神纽带。山东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落实到个人、融入日常生活。聚焦个人生活倡树“自律助人”的立身之道,聚焦家庭生活倡树“孝老爱亲”的齐家之道,聚焦社交生活倡树“诚信利他”的仁爱之道,聚焦消费生活倡树“节俭绿色”的共生之道,聚焦工作生活倡树“共建共享”的敬事之道,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贯穿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通“取”“舍”交融的传承着力点。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社风民俗,必须坚持辩证取舍、取精去粕,解决好“取”与“舍”的关系。做好“舍”的减法,按照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精华部分,坚决舍弃陈旧过时的糟粕沉渣;做好“取”的加法,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使其更好地回应时代问题、满足人民需要。通过精粹提取和创新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新起来、兴起来、活起来。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就是对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深入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走深走实。比如,在农村基层,深入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婚闹恶俗等不良习俗,打造和推广移风易俗示范点,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提倡新礼仪、节俭绿色等行为习惯。在村居社区,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家庭美德,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孝敬父母、敦亲睦邻做起,老吾老、幼吾幼、亲吾亲,以自己的家庭好、单元好、社区好,进而形成地方好、城市好、国家好、民族好的美好生活环境。在城市社区,开展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为主题的助人利他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邻里互助落地生根,着力营造“让大家帮助大家”的浓厚氛围。

打通“知”“行”贯通的实践契合点。道德建设知之不难、行之不易。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无论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需要引导人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将其转化为日常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融入生活和工作。打通“知”与“行”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船”与“桥”的问题,找到社会认同度高、群众参与广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载体,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我们倡导的价值理念真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相融相通,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落在人心上、落在行为习惯养成上。在具体实践中,坚持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百姓的共鸣点、与生活的结合点,在个人生活中倡导慎独慎微的自律意识、文明文雅的行为修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家庭生活中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社会交往中倡导诚信做人、友善待人、宽厚为人、仁者爱人的价值理念;在消费生活中倡导天人合一、勤俭节约、绿色低碳、适度消费的思想观念;在工作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奏响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强音。这五个方面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各种看得见、可触及、能感受的具象化生活方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打通“德”“育”结合的培育支撑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灌浆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思想道德入手、从生活养成做起,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强调“从娃娃抓起”,突出青少年群体,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为抓手,把立德挺在教育的最前面,既当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作时代新人的培育者,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全面贯通融合,构建家校社一体、线上线下联动、各级各部门共建的立德树人新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更加突出以德立校、以德立师、以德立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各年龄段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全场域,在帮助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建立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带动和辐射全部家庭、整个社会不断向好向善。充分发挥家庭“第一课堂”作用,倡导以德立家,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用正确的方式和理念教育引导孩子,使孩子从小养成好品行、好习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社会、成就自我。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优化立德树人社会环境,建好文化场馆等公共设施资源,广泛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主题宣讲、专题节目、实践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升对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Copyright © 2022 HUST SCHOOL of COMPU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Powered By , All Rights Reservered Hust Cs